- 分析话剧茶馆?
- 何冰在话剧茶馆演谁?
- 如何准备一次戏剧演出?
分析话剧茶馆?
《茶馆》是写实剧,在对旧北京风俗的描写上,可以当作史料来读;但《茶馆》又是象征剧,《茶馆》第一幕'秦庞对阵'和第三幕'三人自奠'都有着很强的象征性。
第一幕中,阔少而成为新兴资本家的秦仲义不是革命党,他骄傲地认定只有他的实业救国的理想才是中国真正的出路。对常四爷的仗义施舍乞丐他不以为然,认为只是解决当时当地的小问题;
对庞太监这样的老朽,表面虽不敢得罪,但也不放在眼里。而在庞太监的眼里,秦仲义不过是一个乡下的土财主,但自己还得和他过话,实在不甘心。
于是,两人的对话,虽然客气,却都绵里藏针。两人都谈到刚刚问斩的谭嗣同等人,庞太监以此威胁秦仲义,一句'谁敢改祖宗的章程,谁就掉脑袋'语带杀机,而秦仲义的'我早就知道'就轻轻拨掉了对方递过来的千斤重负。
几句对话,似乎是秦仲义在毕恭毕敬地对待庞太监,而从庞太监'您比做官的还厉害呢',这一虽然语带讥讽,但也反映实情的话,也能见出庞所代表的力量的失势与气馁。秦仲义是刚刚兴起的民族资本家的象征,而庞太监则是皇权的象征,前者生气勃勃,充满了骄傲和自负,对未来充满憧憬和信心,后者大权虽仍在握,但明显地力不从心,封建皇权已经到了日薄西山的程度。
第三幕,年老的王掌柜、常四爷、秦二爷为自己将来的死做祭奠,从最表层的意义上,是象征着埋葬一个旧的时代,人物在埋葬自己的过去,同时也埋葬了那个旧时代。
而从更深的意义而言,三个善良的人,在人生的晚年都感到无望,他们人生的道路并不同,而结局却一样凄惨,确实有更深的象征意味。常四爷一生仗义,敢作敢当,但末了以卖花生米度日;秦二爷家大业大,志大气盛,但末了财产被不公平地充公,一文不名;王利发同他们两位都不一样,他当了一辈子的顺民,到末了苦心经营一生的茶馆还被人骗去,即将被扫地出门。
老舍写了这三个人性格、人生追求的不同,我们也可以说,秦二爷的末路,象征着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不可能顺利发展;常四爷的遭遇,象征着个人反抗社会的必然失败;而王利发的结局,则说明了在一个黑暗的社会,当顺民是并不能维持住既有的生存的。但如果我们结合老舍的其他创作来看,王利发的一句'我得罪了谁',正如《骆驼祥子》当中祥子的'我招谁了',既是质疑,也是强烈的不满,象征着作者对世事的一种悲观的宿命感。
何冰在话剧茶馆演谁?
何冰在第二个版本的《茶馆》里饰演了刘麻子。
这个版本的《茶馆》由“大导”林兆华于1999年推出,“茶馆二代”登台:梁冠华扮演王利发、濮存昕扮演常四爷、杨立新扮演秦仲义、冯远征扮演松二爷,何冰扮演刘麻子。
这一版《茶馆》剧本有调整,舞美设计颇具新意,使用了开放式舞台。
如何准备一次戏剧演出?
我就以演出一次曲剧《寇准背靴》为例。简单的发表一下自己对演出一次戏剧的准备工作的认识吧。
首先找好剧种人物的各种演员,对应剧中各个人物的唱词,动作进行反复练习直到熟练驾驭。
同时乐队中的各种乐器的演奏人员,也要根据曲谱反复练习能够熟练掌握。
其次就开始排练,直到能完美无缺的演出为止。
当然后勤工作也要做好,能保证演出的正常进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