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学设计的你现在过着怎样的生活?
- 室内设计师的未来在哪里?
- 室内设计师的未来在哪里?
- 如何按照心率强度来设计跑步训练方案?
- 在以TCP为连接方式的服务器中,为什么在服务端设计当中需要考虑心跳?
我不是学设计的,其实生活与所学专业不一定就是吻合的,生活只要自己是努力,认真,的对待就好,长的漂亮不算什么,活着漂亮才是本事,这里的漂亮,我理解就是不管风雨阳光,都会微笑面对!与正能量相伴,世界也会为我们让路!加油
三年前我是一名业务员,三年后今天我是一名设计师,会CAD基本打框,会用酷家乐,正在学3D,中间无数次想转行,想放弃……但最后还是坚持……每次我想放弃,都会在心底默默问自己,你为何想放弃,因为你的知识有限,你的设计只是营销式设计……没有创意按部就班……我怀疑我是不是没有遇到愿意花钱的业主,这些人都是贫民……实际是不是!那原因在哪,你看那些好的设计,巴黎心跳……各种名宿,各种酒店,各种迪拜设计……这些设计师从不说转行……为什么呢?因为我还没有把设计做到极致……设计师的未来,就是你有多专业,未来就有多精彩,一如我们的设计,只要你做到极致,你的世界任你创造……
室内设计师的未来在哪里?
三年前我是一名业务员,三年后今天我是一名设计师,会CAD基本打框,会用酷家乐,正在学3D,中间无数次想转行,想放弃……但最后还是坚持……每次我想放弃,都会在心底默默问自己,你为何想放弃,因为你的知识有限,你的设计只是营销式设计……没有创意按部就班……我怀疑我是不是没有遇到愿意花钱的业主,这些人都是贫民……实际是不是!那原因在哪,你看那些好的设计,巴黎心跳……各种名宿,各种酒店,各种迪拜设计……这些设计师从不说转行……为什么呢?因为我还没有把设计做到极致……设计师的未来,就是你有多专业,未来就有多精彩,一如我们的设计,只要你做到极致,你的世界任你创造……
如何按照心率强度来设计跑步训练方案?
题主英明,按照心率训练是科学的跑步训练。
每次训练都有它应该达到的目的。
但很多训练***,只列举了训练的内容,却没有说训练的强度。
如果强度不合适,训练的目的自然达不到。
(1)慢跑的基础训练
大多数跑步都应该慢慢跑,强度低
(2)速度跑训练
每周1次间歇跑,强度高
(3)耐力跑训练
先来学几个英文名词
在很多跑步的知识中经常会出现VO2Max、MHR、HRR、RHR
我们来看看具体他们的含义
VO2Max:是指在人体进行最大强度运动的时候,机体出现无法继续支撑接下来的运动,达到耐力极点所能摄入的氧气含量。这个数值时作为耐力运动员的重要选材依据,来判断你的有氧运动能力
有能力完成马拉松的跑友一般VO2Max的数值介于40~60之间,大于60代表心肺能力特别强,专业选手大都在70以上,VO2Max是可以通过间歇跑或者爬坡、爬楼梯训练提高的,通常初学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可以增长10%~25%的幅度。
MHR:Maximum Heart Rate代表最大心率(心跳次数/每分钟)
一般用220-年龄(误差正负5),例如30岁你的最大心率就是190,上下浮动5
任何强度的跑步,基础的指标应该是自我感知愉悦,以及自我承受可控,有着苦行僧般的坚毅执着,有着强大过硬的心理素质,这才是关键。利用心率反应强度,该方法其实应该考虑到个体间的差异,同一个个体,不同的时期其实也不一样,实际应用时应该注意以自我水平来定。
这个问题之前有些过相关的文章,可以看看这两篇哦:
就不重复写了~
什么?跑步你没练过有氧基础?不要再犯傻了!(附训练***)
***s://***.toutiao***/i6611128122215498253/
马拉松PB94分钟!他是怎么做到的?有氧和进阶你跑对了吗
***s://***.toutiao***/i6653603636569965069/
都是科学的训练方式,而且是针对性的,也通过自己及社群跑者的实践。
在以TCP为连接方式的服务器中,为什么在服务端设计当中需要考虑心跳?
心跳
很多应用层协议都有HeartBeat机制,通常是客户端每隔一小段时间向服务器发送一个数据包,通知服务器自己仍然在线,并传输一些可能必要的数据。使用心跳包的典型协议是IM,比如QQ/MSN/飞信等协议。
心跳包之所以叫心跳包是因为:它像心跳一样每隔固定时间发一次,以此来告诉服务器,这个客户端还活着。事实上这是为了保持长连接,至于这个包的内容,是没有什么特别规定的,不过一般都是很小的包,或者只包含包头的一个空包。
在TCP的机制里面,本身是存在有心跳包的机制的,也就是TCP的选项:SO_KEEPALIVE。系统默认是设置的2小时的心跳频率。但是它检查不到机器断电、网线拔出、防火墙这些断线。而且逻辑层处理断线可能也不是那么好处理。一般,如果只是用于保活还是可以的。
心跳包一般来说都是在逻辑层发送空的echo包来实现的。下一个定时器,在一定时间间隔下发送一个空包给客户端,然后客户端反馈一个同样的空包回来,服务器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收不到客户端发送过来的反馈包,那就只有认定说掉线了。
其实,要判定掉线,只需要send或者recv一下,如果结果为零,则为掉线。但是,在长连接下,有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数据往来。理论上说,这个连接是一直保持连接的,但是实际情况中,如果中间节点出现什么故障是难以知道的。更要命的是,有的节点(防火墙)会自动把一定时间之内没有数据交互的连接给断掉。在这个时候,就需要我们的心跳包了,用于维持长连接,保活。
在获知了断线之后,服务器逻辑可能需要做一些事情,比如断线后的数据清理呀,重新连接呀……当然,这个自然是要由逻辑层根据需求去做了。
总的来说,心跳包主要也就是用于长连接的保活和断线处理。一般的应用下,判定时间在30-40秒比较不错。如果实在要求高,那就在6-9秒。
“我是哟哟吼说科技,专注于数据网络的回答,欢迎大家与我交流数据网络的问题”
心跳机制是在数据通信连接中,定时发送一个自定义结构的心跳报文,让对端清楚自己还在线,保证连接的有效性。
如题,服务器端在设计心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探测对端是否还正常在线,两端都可以发送心跳的报文,主要通过此方式去判断用户侧是否在线,若不在线则对服务器端的缓存数据进行清理,即主动对用户进行下线操作。以游戏服务端为例做举例:
当用户登录某游戏进行试玩,因为其它原因长时间挂机,没有操作,这时服务器端与客户端就会交互心跳报文,证明此用户还在线,因此会保证用户连接状态,但也可以设置对应时间段内若没有任何操作进行下线处理;
当用户登录游戏后,因为其它原因造成主机非正常关机,没有根据正常的操作步骤去下线,这时就会通过心跳报文来判断主机是否正常在线,若不在线即可直接进行下线处理。
个人认为,应用层的心跳报文与TCP连接的Keep-alive机制在功能上是一样的效果,但是TCP的的这种机制存在弊端(如:在TCP建立连接后启用定时器,若没到定时器设置的时间点发生中断,那么TCP不能及时将连接断开),而应用层的心跳机制可以设置数据发送的频率,因此心跳报文的功能只是负责告诉对方我在线,而不需要进行其它功能的交互。
欢迎大家多多关注我,在下方评论区说出自己的见解。